第六百四十八章 十年(1 / 2)

加入书签

那一朵黄金牡丹,得王曜景的才气灌注,又有儒家的圣贤气息在,对付一个重伤的域外天魔化身,那还是手到擒来的小事。

楚师兄惨叫一声,他对于这股气息可是熟悉的很。他在长安城,正是被这股力量给打伤了。

“难道是李从善来了?”域外天魔是从五代时期跟随王曜景前来的,所以,他只知道李从善,并不晓得王曜景。

楚师兄感受着扑面而来的气息,心中惊疑,在稍微犹豫后,便化作了一道黑雾,飞入了庙宇之外。

见到那妖人离去,殷文玉才松了一口气,对方给他的压力太强了,尤其是那个犹如婴儿的气团,更是令他心惊胆战。

“各位,你们没事吧。”他一摸怀中,那枚花瓣已经枯萎,只剩下一撮灰烬,这令他的心中有些怅然。但他还是很快就调整好了情绪,对着众人问道。

这四个人也是被吓得不轻,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

“感谢殷兄救命之恩,只是没想到,这天下当真有妖魔鬼怪,我之前只当是传说。”几个书生冲着殷文玉深深行了一礼,如果不是殷文玉的救命之恩,他们今天就真的葬身于此了。

……

十年的时间,足够理学传遍大唐各处。

理学的传播并非是一帆风顺。在初期,世家拼死阻拦,不给任何发展的机会。但奈何有着京城圣庙的缘故,在一年的时间内,就有三百多人觉醒了才气。

能够不经过科举就觉醒才气之人,都是各地的俊杰人物。这些人大多出身寒门,在拥有才气之后,就犹如龙入大海,从此势不可当。

世家虽然掌控朝政,但朝廷之中,有李隆基作为掣肘,理学众人可以放手施为。

可饶是如此,也花了十年时间,才改革完毕。

除却在各地建立圣庙之外,科举的形式也发生了改变。在此之前,科举实际上是分为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便是正常的考试,其中有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等科目。至于制举,则有些察举的影子,由皇帝考核,然后赐予功名。

许多有些名气的才子,都会前往京城,便是为了能通过制举的方式,获得朝廷赏识。

不过,既然要推行理学,制举制度就必须要废除。要想寒门崛起,首要做的事情就消除普通士人和门阀士人在先天条件上的差距,让所有人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去竞争。

除却废除制举制度,常举制度中的许多形式也被废除,只留下进士一科。

而且,各地方的考试形式也进行了规范。天下士子,过县试、府试才能成为童生。成为童生者,入圣庙拜见圣贤,则可获得圣庙加持,初步拥有才气。

这个阶段的读书人在体能方面也就初步超过普通人,但却会耳聪目明,思维更加清晰,便是原本的中人之姿,也能成为一县之地的天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