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4章 女真人都感动了(1 / 2)

加入书签

于是当天早上,陈彦寿率朱植来时的空船队五百水师,绕过金州角到东山湾,护送曹骥与朝鲜使团返回平壤。作为邦交礼仪,朱植去码头送行了,回城内军衙之后写好奏章,派停在金州这边的辽海水师的小船送去登州,去军驿发往南京。

向来是上官一句话,下官跑断腿,黄公保等人自然也率东山湾的粮船队绕到金州卫城西海湾,上岸还能休整半日赶上吃顿热的,下午得回去。

不然不用耽搁那么久,金州卫这边毕竟是遭遇袭击的,待朝钱补偿过来一万石粮食可以赏给这边的弟兄们自己分,如此大方的情况下,后续备倭的事也就好提了。

依照董方的报告,倭人武士大规模登陆辽东的情况比较少见,一般是乘小舢板直接漂洋过海去浙江、福建的情况多,这边一般好几年都碰不到一次倭寇袭扰的事。

这样朱植心里也有底了,倭寇要重视,但也不用太重视,只要没什么特别的人居中牵线就不会大规模的倭寇到辽东,接下来还可以继续安稳发展,这符合他的利益预期。

在军衙随意用过午膳后,朱植先率护卫出城等着,让侯二和丘世明一起去请端明翁主,一个孤若伶仃的十二岁小姑娘嘛,朱植说不上同情,也压根没有什么想要一睹芳容的念头,但在城门外等了一会儿,发现一驾马车送过来时连个侍卫都没有,只有一名头发花白的老仆拿着黄色油纸伞挑着行李担子、一名侍女背着一个包裹另提着一个,也不由得生出几分凄凉之感。

这带回去容易,要怎么安排是个难题,也许送去南京是比较妥当的,总不能让别人拿这个带不来任何实际利益的小女子说事,这对她将是个灾难,对朱植来说也是麻烦。

“照顾好!食宿日用不要短缺,派人送去广宁军衙馆舍,待朝中旨意抵达再作计较吧!”朱植见那驾马在旁停下,人也从车上下来了,便如此安慰。

哪知正要前去登船,后面那端明翁主三人小声交谈了几句,忽然一起跪在石板路边,将额头贴在平地面的手掌背上,中间那纤弱苗条瘦小身形小声啜泣着求道:“高丽王氏已经失国,事已至此,贱妾不求大明帮王氏复国,但求辽王殿下看在贱妾年少,不要送贱妾去南京,但在辽王府中做一小婢足矣!”

毕竟是高丽王室出身啊,据说王氏的祖上开国之君王建本是唐末河北巨商的出身,本是汉人血统,这时换了一身大明女子的衣裙,一头乌发,唇红齿白,虽才十二岁已是样貌明艳动人,说话语音糯糯软软,有一种别样的韵味,让朱植一阵惊奇,也有几分心酸酸的味道。

“翁主须知,这在大明亦并非小事,本王只能如此安排,至于朝中定夺的结果,本王也只能尽力帮你一把,言尽如此了!”

朱植拱了拱手,说完便带上黄公保、丘世明等一行人先登上战座船,等了一会儿侯二才领着端明翁主上船,安排到船上甲板一楼后的尾舱去了。

最后当然是金州卫右千户所俘虏的头山二、井上三郎等五名倭寇小头目被押送过来,至于黄公保俘虏的倭寇及其他,自然是刑讯逼供被整死,没什么用的随后被砍啦。这五个看着年轻胆子不大的,以后可以做向导,或者是翻译也还有点用。

看着几名身披破烂粗布衣坦露胸襟,脚踏木屐,脸色黝黑、个头瘦小的倭人被带上船,士兵们都指指点点,满脸厌恶之色。

朱植远远多看了几眼,不由哑然失笑。要说倭人这时的发式也是搞笑,明明仰幕中原文化学习束髻,又学习契丹人髡发,自作聪明地以为这样更帅,结果就看着就是怪模怪样。

这大概是北宋和辽国并立的时候,北宋与辽国都与倭国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这使得倭国的大名们主动汲取了两国的生活习俗文化,如今就变成了这个鬼样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