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李世民的邀请(2 / 2)

加入书签

“王爷此举,可是会陷草民于众矢之的啊。”

“哈哈哈哈,不至于。底下的这些人,都是本王的好友。何况这也不是在朝堂之上,随意一些就好。”

陆忻虽然与李孝恭共用一条席子,但他却是正襟危坐,也没去拿桌上的酒喝,完全是以晚辈之礼对待。毕竟眼前之人,可是位身经百战的开国大将。底下那么多双眼睛盯着,他可不会傻到在河间郡王面前放肆。在这个时代,与人相处是门极大的学问。特别是跟一个位高权重的王爷,规矩是第一重要的。

“这是越州府进贡的上等梅子酒,解暑开胃,香甜可口,有养生之功效。”

李孝恭举起酒杯示意陆忻饮酒,陆忻听后,原本想要婉拒的他顿时变了脸色。随即恭敬的拿起酒壶倒了一杯,放在鼻尖一闻,果然是那股熟悉的味道。李孝恭见状,放下空了的酒杯,意味深长的笑了起来。

“昨夜多亏了你那师傅,才让本王免遭宵小之手。现在不光是羽儿,我李孝恭也欠了你们师徒一个天大的恩情。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本王知道陆少侠不是那种挟恩图报之人,一些俗物也就不送了。方才在弘文馆外,本王叫你义子。现在,换你叫我一声义父如何?”

李孝恭说完话,双眼微眯,死死地盯着陆忻看。后者顿时吓了一跳,差点打翻了手里的酒杯。

一个郡王要收义子,可是件了不得的大事。何况李孝恭,正值壮年,又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开国大将,深受皇帝礼遇。即便此人不再插手朝政,但遇到事情,上至皇帝,下至文武百官,都得给他面子。谁能当上李孝恭的义子,等于得到了护身符,足以在长安横着走了。

陆忻原本以为,李孝恭在弘文馆外说的话只是权宜之计。现在看来,这位郡王爷是想来真的了。

“王爷此举实在是令草民惶恐,可有家师在上,此事草民现在还做不了住,请王爷收回成命。”

“哈哈哈哈,本王早猜到你会这么说。也罢,这件事情的确要由你师傅来做主。但本王的话已经说出口了,便没有收回的道理。你大可与你师傅商议过后,再来回复。无论答不答应,本王初心不变,你不必有所顾虑。”

“谢王爷体谅。不过,王爷唤草民坐在此处,不光只是想说这一件事吧?”

“哈哈哈,本王看重的人,果然都是聪慧之极。”

李孝恭长笑一声,重新给自己倒了杯酒。但他并没有喝,随即将目光望向了堂下的舞女。

“科考已经结束,陛下命吏部大小官员,会同弘文馆、国子监,以及东宫崇文馆,连夜批卷子,明日午时前便能放榜。到时候,陛下将邀请状元、榜眼、探花三人,一同游赏御花园。同时,见证我大唐皇子与突厥公主和亲。”

“陛下此举,应该是故意做给突厥人看的吧。以显示我大唐人才济济,国运昌盛。”

“不错,突厥人历来凶蛮,自我大唐立国,便始终骚扰我北部边疆。武德九年,陛下刚刚即位。突厥人便合兵二十万,大肆进犯,一路烧杀抢掠,兵至高陵、泾阳一带。若非陛下亲自挂帅出征,后果怕是不堪设想。这两年,突厥人虽然消停了一些,但始终对我大唐虎视眈眈。此次和亲,虽是颉利可汗主动示好,但陛下并不十分信任。”

“防人之心不可无,和亲之盟,自古就不牢靠。依草民看,突厥狼子野心,陛下应当早作打算。”

“哈哈哈,这正是本王要对你说的。今日我将你从弘文馆带走,不出片刻,陛下那边就知道了此事。你猜陛下是何反应?他非但没有怪罪,还让本王出面,邀请你们师徒二人于明日进宫面圣。本王知道此事也许有些为难你,但皇命难违,你回去时,还是好生与你师傅说说,莫让本王在陛下面前丢了面子。”

李孝恭说完话,大笑两声,又自顾喝起了酒。陆忻闻言,脸上虽然没有什么表情,但心中欢喜。李世民此举,正中他师徒二人的下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