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节 俄国套上了绞索(1 / 2)

加入书签

英国、奥地利、普鲁士、法国等国领事都求见了周琅,跟周琅交换谈论欧洲局势。

都在试探中国皇帝的态度。

周琅每次都无比确信的表态,认为俄国的行动对欧洲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声称,中国坚决支持欧洲国家恢复稳定。有必要的情况下,中国愿意向任何国家提供援助。

所有人此时都确信了一点,中国人确实是死心塌地支持俄国了,为什么?

这两国国家这些年一直龃龉不断,西方报纸不时刊登俄国俘虏在中国遭受的苦难,不时报道中国軍队在边界跟俄军产生冲突,以及俄国政府跟中国的贸易摩擦等等。

怎么突然中国就支持俄国了,俄国向欧洲大规模派兵了,中国不支持,俄国人恐怕也不敢派兵。

终于他们慢慢打听出了真相,原来有一些内幕消息传了出来,俄国沙皇向中国表态,他们愿意在和平条约上签字,接受割让领土的现实。

欧洲人这才了然,原来俄国人是用同意割地,换取中国支持他们收回被奥地利和普鲁士抢走的土地。

真是一报还一报,奥地利和普鲁士当年做的确实不地道,俄国要回这些土地也无可厚非,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斯佩兰斯基对英国的解释也是如此,他告诉过英国人,俄国只想恢复法国大革命之前的领土,并不是扩张。

英国对此表示了谅解。所以英国开始调停,他希望普鲁士能接受这些条件。

普鲁士国王也在内忧外患且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决定接受。但这时候俄国人反悔了。

沙皇亲自进入欧洲督战,他发现他的軍队没有任何抵抗力量,俄军迅速向华沙推进。

华沙此时已经是一座大城市,人口超过50万人,如果放在俄国就是仅次于彼得堡和莫斯科的第三大城市,工业力量也相当不错。俄军所过之处,虽然没有什么支持,也没遇到什么抵抗,这增强了沙皇的信心。

尤其是中国人的态度,之前他对出兵还很犹豫,现在发现中国似乎很支持他的行动,他就更大胆了起来。

普鲁士扶持的波兰国王在兵临城下的时候,用手头的兵力跟俄军打了一仗,但是打败了。他不得不逃出华沙,逃到波兰西部地区,试图征召这里的德意志人入伍,可社会秩序混乱,招募工作进行不下去,还遇到很多反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