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节 要么不打(1 / 2)

加入书签

周琅对俄国人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克制,会不会干预中国统一之战,这是周琅对是否加入拿破仑战争的决策标准。

他没想到俄国人竟然一面面临拿破仑的压力,一面对领土还如此执着,见到有机可趁,马上就派兵抢夺,表现的是那么的贪婪。

周琅一直要求俄国人撤兵,但是俄国领事各种借口,先说愿意帮助中国灭清,中国表示不需要的时候,他们又搬出了满清总是偷偷藏匿哈萨克的牧民,他们要报复。

总之俄国軍队一定要进入满清境内,不管中国同意不同意。

俄国人的态度让周琅下定了决心。

既然要跟俄国开战,那么对满清就可以放一马了。

他跟嘉庆没有什么私仇,打击嘉庆是因为周琅觉得新疆那一片就是中国的。那片土地的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匈奴人、大月氏人,回纥人,蒙古人,还有汉人。汉人从西汉设立都护府之后进入这里,如果要声索这里的主权,汉人也是最有资格的。至少比之后迁移进来的中亚民族更有资格。

所以周琅可以跟嘉庆谈谈,只要他肯投降,允许他做一个富家翁,用他做幌子,尽快稳定八旗在这里的生产,至少粮食就解决了,甚至他们的兵工厂还能提供相当一部分火药。

所以周琅马上命令暂停军事行动,跟嘉庆谈判。

嘉庆拒绝了投降。

但是他提出了一个要求,可以退出边墙,去浩罕人旧地,双方划定疆界,互不侵犯。

如果是王辅茞等大臣来处理外交事务,肯定不会答应,因为他们觉得打满清,就是要斩草除根,他们在中国做过皇帝,就有威胁。

可周琅觉得满清还有个屁的威胁,他们还能从中亚杀回来不成?

工业革命都开始了,还担心游牧侵袭?

这不是朱元璋灭北元的时候,不是朱棣北伐蒙古的时候,这是现代社会了。

嘉庆提出的建议,让周琅格外的动心,这意味着嘉庆根本就不想在伊犁地区待了,周琅要的是土地。

于是他基本同意了嘉庆的意见,派黄求忧过去跟嘉庆谈判。

谈判很艰难,嘉庆提出的要求有些多,而且有些让人无法接受。

他提出要带走旗人,说这些人不是汉民,不应归中国统辖。

周琅是想要这里的土地,但人都走了,要地有什么用。而且嘉庆那些所谓的旗人,有一大半都是内地迁过去的汉人,土地是他们开垦的,现在就变成了旗人?哪里有那么容易。

最后嘉庆提出,至少让愿意跟他走的旗人跟随他去浩罕,否则他宁愿战死伊犁。或者举国投降俄国。

周琅也知道,此时俄国人在伊犁河流域推进的很快,而且他们也在游说嘉庆,万一嘉庆真的投降了俄国,可就麻烦了。

周琅希望嘉庆投降,是希望利用嘉庆开发出来的基础来帮助自己跟俄国死战,可是万一他倒向了俄国,可就变成俄国利用这些资源跟中国对抗了。在中亚这片落后的地区,谁得到了嘉庆举国之力打造的工农业基础,都会拥有巨大的优势。

随着俄军终于出现在伊犁城另一边,周琅答应了嘉庆的要求。但是坚决要求嘉庆不能跟俄国合作,而且要求他支持中国将俄国驱逐出去。

在跟俄国长期接触中,大概嘉庆也觉得这个异族国家不太可靠,俄国人的信用始终不让人放心,反倒是周琅答应的事情,一般都能做到。

嘉庆同意了。

接着依然是跟俄国交涉,告诉他们已经跟满清签订了条约,结束了战争状态,满清割让了伊犁,现在俄军是深处中国过境之内,要求俄军立刻撤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