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赵国变化与刘季之死(2 / 2)

加入书签

可知道又如何?

知道了,就一定会派兵救援吗?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丝侥幸,而这个侥幸,会被秦国利用。

例如:秦国或许会与赵国同归于尽。

若秦国灭了赵国,但秦国的五十五万大军同样伤亡惨重,那魏国不但危机尽解,更有可能趁机占领赵、韩两国曾经的国土。

这是一个很小的可能,可当这个可能被魏国的某些官员大肆宣扬时,一样会让人深信不疑。

秦国一定会与赵国同归于尽的。

与此同时,秦、齐两国更是同时对燕国施压,禁制燕国向赵国出售粮草。

如此一来,赵国缺粮的危机瞬间爆发。

原本就是大旱的一年,秋收本就没有多少收成,如今有买不到粮草。

仅仅不到半月时间,赵国各地便出现了大批的流民。

时已入冬,百姓饿死、冻死无数。

走在官道上,到处都能看到百姓的尸体。

若非天气寒冷,此刻赵国恐怕已经瘟疫四起,死伤无数了。

朝堂上,降秦的声音格外的大,这些人张口百姓,闭口百姓的在朝堂上主张与秦国和谈。

下了朝,却是使劲的收刮民脂民膏,利用最后的职务之便,大肆扩充自己的四库。

哪怕未来不能在秦为官,有了这些钱,至少也能做一个富家翁了。

军中,也开始出现大批的逃兵。

姜珝的代县倒是无碍,姜[ www.boquge.me]珝早已修建水渠,代县非但不缺粮,还有足够的粮食可以安置流民。

可赵国各地,据说就连李牧的军中,也开始出现逃兵了。

这些士兵逃跑,并非害怕和秦国死战,事实上,一些老兵已经参与过两次秦赵大战了。

逃跑的士兵,都是有家人在逃难的士兵。

他们的家乡闹了饥荒,军中就久久发不出军饷,在军中虽然吃食无忧,可家人要怎么办?

面对这种逃兵,李牧心里也很矛盾,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抓到了就军法处置,抓不到就算了。

秦国的这一个动作,看似将他们的目的暴露出来,可实际上,却是压垮赵国最后一根稻草。

没有人会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了。

要么抗秦,要么降秦。

两种选择,就只能二选一。

十二月,年关将近,玄翦与墨鸦终于返回代县,为姜珝带回了刘季的首级。

姜珝没见过刘季,之前的画像,也是别人画的。

但与这首级仔细对照,有八层的可能是同一人。

姜珝挥了挥手,示意府中下人将刘季的首级掩埋。

看了玄翦与墨鸦一眼,姜珝问道:“怎么会这么久,之前你们来信也没有详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玄翦禀报道:“这刘季武功虽然不强,但却思维敏捷,曾经两次在属下与墨家统领的围杀中逃脱。”

“只是这刘季之前很少与人结怨,一直不知道想要杀他的人是谁。”

姜珝点点头,这天下间也不会有人将刘季的死算在姜珝头上。

二人不但无仇无怨,身份更是天差地别,姜珝根本犯不着和刘季这样的小人物为难。

玄翦继续汇报道:“第一次围杀,刘季跳河逃生;第二次围杀,让他钻进了丛林;而这第三次……属下动用了军中强弩,直接射杀了刘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