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府中对(1 / 2)

加入书签

本书已全部重新写,内容改动之大,完全等同于另开了一本新书,还希望各位兄弟朋友能够从头再看一次!

==============================

就算李恪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不去相信,可是经过岑文本的这一番分析之后。他还是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在他的父亲,当今大唐帝国的天子李世民的心理,更关心的还是他的大哥,太子李承乾。

就像他的老师岑文本刚才分析的那样。首先,这汇通天下的第一步粮通天下,如果只是简单的认为只要和粮商打交道,就能搞定一切的话,那么等待他的就将是一次惨败。因为在这其中,粮商只不过是其中最普通的一环而已,除此之外还牵涉到方方面面诸多的利益集团。

比如负责这些粮草押运工作的。比如在押运过程中途径的各府州县时,当地应运而生的那些相关产业。比如...等等一系列既得利益集团,要让他们轻易放弃早已到手的实惠,决不是靠三言两语就能够轻易办到的事情。一个不好,还有可能引火烧身,引起共怒。

也正是因为基于以上的考虑,李世民才没有把这个差事交给太子,而是让李恪来去做。因为如果太子把这个差事办砸了,引起世族集团的不满,真要到了那个时候,就该李世民挠头了。毕竟,太子将来是要继承大统的,而一个得不到世族集团支持的皇帝,是绝然坐不稳皇位的。

这个差事交给李恪去办,其实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李世民对于李恪的能力还是信任的。并相信他有能力,有魄力把这件事情给办好。

不过,也正因为这种信任的存在。李世民担心为朝廷办成了这么一件大事、好事,李恪在朝廷上的声望,很有可能就要盖过,几乎没有什么政治表现的太子。而这也同样是李世民所不能容忍的。

所以,思虑在三之后,李世民决定把长孙无忌派过来,辅助李恪完成这粮通天下的大事。

表面上看,兼管户部的长孙无忌可以在推行粮通天下的过程中,给与李恪极大的支持和帮助,毕竟在这个领域里,长孙无忌的才能还是可以傲视整个大唐的。

可是实际上,李世民这么做的真正用意,乃是在帮着东宫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如果李恪把这件事情给搞砸了,那么不用说,立刻必然会成为第一,同时也是唯一的一位责任人。而李恪办成了这件事呢?那么在论功行赏的时候,自然是少不了那位粮通天下的辅助大臣,一直站在太子身后,默默帮衬着太子的长孙无忌。

“如果事情果真如先生所料,那么我又该如何做才好呢?”仔细想通了岑文本的这番分析,原本还因为这件事而显得神采飞扬的李恪,那个精神头顿时萎靡了下来。

“其实这件事情该怎么做,殿下早在接下圣旨的时候,心中就已经有了计较,现在只不过是听了臣的分析后,迷乱了心智忘记了而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