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禹治水(2 / 2)

加入书签

王母满意的点点头,得到最想要的东西,随即拿过一团黄蒙蒙的粘土,用木盘盛放,递给鲧,“此乃九天息壤,为无上神土,一粒落于凡土之上,可延展万里,尽成沃土。你可用其抵挡洪水,建功立业,早慰民心,也使我天庭欣慰,万民安家立业,不受灾劫”。

鲧见状连忙收下息壤,见状,瑶池王母满意的点点头,在天女飘渺琴声之中,驾起祥云,在光辉渲染下,飞回天庭。

却说,那鲧有了九天息壤,对治水之事,豪情万丈,这九天息壤也不愧是天下万土之母,一粒落下,便能化作万丈高山,将那滔天洪水挡住,可是,那洪水乃是妖族催动术法产生,挡住了这一面,他们便从另一面催动,结果,因为息壤化作高山,反倒将人族之地的地形变得乱七八糟,非但没能将洪水挡住,反倒让那妖族之辈,借助地利,将人族越发弄得满目疮痍。

舜巡视天下,现鲧用堵截的办法治水,不但一点成绩也没有,反而将水患搞的更大。舜一怒之下,下令将鲧处死在了羽山之上。

不想,一道星光垂落,从鲧腹中滚出一婴孩,此子长大之后就是禹。

大禹秉承鲧之尸身出世,也继承了鲧对治水的热情,一心以灭绝水患为己任。

大禹治水,反思其父经验教,顿悟水无常势,不能堵,只能疏。可是要做到这些,需要确切的河道分布图,以此来判断如何来改造河道。让河流改道,从此不再溢出岸堤为祸。

却说天庭赐下九天息壤,非但没有消除水患,还导致鲧失职被杀,天庭此举被仙道一时之间传为笑话。王母脸上无光,气的秀面通红,嘴角嘟起,双眸之中怒火熊熊。本想为天庭长脸,不想却颜面尽失,只觉辜负了昊天的期望。

恰逢此刻,昊天也从闭关中醒来,见娘娘面色不虞,掐指一算,便知凡尘之事,遂笑道:“娘娘无需如此,九天息壤虽不能平定水患,但若无息壤堵截,不知多少人族要葬身大水之中,近日果他日因,天地间一饮一啄皆是定数,若非鲧陨落,人族何来大贤出世,今有大禹治水,且看吾在助它一臂之力。“

言罢,便见昊天伸手一指,从天庭宝库之中,取出一块锻铁,霞光艳艳,瑞气腾腾,金光万道,约有斗来粗,二丈有余,上刻无数纹路刻度,又有四个篆书神纹,正是定海神针四个字。

昊天将其望空一抛,虚空炸响,大如车盖的空间裂缝出现,定海神针随即遁入虚空,直往人间而去。

大禹此刻正在冥思苦想,就见天光大开,一道四方门户闪现苍穹,清辉遍撒间,一根金灿灿的铁棒从中飞出,上刻各色纹路刻度,闪烁无量光华。

大禹接过铁棒,一股信息直入脑海之中,大禹细细体悟,待再次睁开眼睛时面上却是欣喜之色尽表于脸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