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章:要不然还能如何(2 / 2)

加入书签

虽然不清楚韩猛为何搞残冯智戴,但肯定有其原因,李世民甚至于能够猜测到一些,因为韩猛说李元景的事情,他已经知道。

如此已联系推敲,还不知是为何,那他这个皇帝也别当了。

对此,房玄龄也很认同,只要稳住老百姓,其实就没什么好担心的,还有就是,他在舟山岛的时候,看到了韩猛的新作坊。

纺织作坊,是用一种叫做棉花的材料,进行纺布,据说还能够充当棉被填充物,保暖又舒适。

棉花这种植物,其实房玄龄也早有耳闻,一些边境地区,早已有了,是从西域而来的,不过没有大量的种植。

房玄龄不得不对韩猛佩服,居然能够想到利用此物,采集其花絮进行织布。

但也有很多的疑惑,就是不曾见舟山岛有大量种植,也奇怪韩猛到何处弄来那么多的棉絮。

当然,这些他只是疑惑不解,真正在意的就是,一旦舟山岛量产棉布,那么对于丝绸绢布的冲击。

到了那个时候,很担心什么丝绸布帛价格高。

很可能持续下去,以绢代钱的经济模式,都可能会被取消。

好在这一次韩猛拿出了很多的白银与铜锭,不担心会出现钱荒。

就在房玄龄走神之际,李靖说道:“陛下,臣觉得应该让蜀地,荆州,江南等地派出大军从陆路接应韩驸马。”

房玄龄考虑的是民生经济,李靖考虑的起身军事。

不过李世民知道李靖此话的意思,笑道:“你是担心韩猛解决了冯盎,会借机占据岭南八州?”

李靖也不掩饰,点点头,长孙无忌与房玄龄则是看着,想知道陛下会不会采用李靖的建议。

这个时候李世民接着说道:“韩猛如果有这个想法,就是派出大军又有何用?”

如此一说,李靖几人也是呆愣,是啊!

连冯盎十几万大军都解决了,还会在乎他们派去的几万人马吗?

何况还是千里迢迢的赶去,本就不适应当地的气候,以及丛林瘴气。

“无需担心这些,韩猛是朕长驸马,而且朕知道他是不会反的,就是个臭脾气的家伙,受不得丝毫委屈而已。”

韩猛离开长安这么久,李世民也冷静的思考了很多,结合韩猛与他说过的一些话,终于真正的懂了韩猛的心思。

此人志不在帝皇,只想着为天下黎民百姓做点事,也想着逍遥自在的过日子。

所以,李世民想开了,随他去吧!

折腾来去,不也是他的女婿。

有什么好担心的,就算最后他死了,李承乾不争气,被韩猛夺了皇位,那韩猛的子孙后代,也有李家的血脉。

要不然还能如何?

陛下这么一说,李靖也不再说了,想想也是,拿韩猛已经没办法,此人就是现在造反,他们也打不过。

能够一个多月灭绝倭国一岛,如此的实力,还做什么防备,毫无意义,还不如完全的信任。

长孙无忌心情却是复杂,他本来已经想着与韩猛交好,但上次那钢铁大船一出,使得他又有了一些小心思。

其实不仅仅是他,很多世家大族的人,也有了很多的想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