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遣散安置(2 / 2)

加入书签

“主公!”盛文郁抱拳对郝仁请示道:“杞县城小,屯驻军队尚且唯恐驻扎不下,如今这汴梁逃来的百姓,如何安置?”

“杞县恐怕早晚要成为与李察罕鏖战的战场,就将百姓们南迁到亳州去垦荒吧,庆丰军会给他们提供生产工具,供应他们粮食直至来年夏收!”郝仁吩咐道。

……

郝仁让大军先行返回庐州救援安庆,自己在宿卫的簇拥下,与刘福通等龙凤大臣并绺南行。一路上经过战乱的土地民生凋敝,荒无人烟,泱泱华夏,好不凄凉。

“想不到颍州边缘的蒙城,居然如此富庶!”刘福通一路上不发一言,直到抵挡蒙城,看见街道上川流不息的人群,才由衷的发出这样的一句感慨。

“想不到战乱之中,还有这么一处安定的城池。好地方!我便在此处买下一处田宅,就此隐居,再也不问天下之事!”御史大夫撵着花白的胡须感慨道。

蒙城,郝仁吴六玖经略多时的边城重镇,也是致富路的最北端,北地的不少流民聚集于此,开荒种田,远远要比刘福通经略的地方富庶许多。

“蒙城,不过庆丰军治下的一个边陲小镇而已,算不得繁华!”郝仁反而谦虚道。

“恐怕汴梁,也久未见如此稠密的人口了!”御史大夫感慨道:“我已老迈昏聩,庐州之路尚且遥远,不再继续南行,还请大帅恩准!”

御史大夫一人带头,不少龙凤文武大臣纷纷效仿,表示不再继续南行,要在蒙城过太平日子,再也不要那中刀光剑影、担惊受怕、忍饥挨饿的日子。

郝仁索性叫来蒙城知县,将蒙城尚未开垦的荒地,分给留下的大臣及家眷垦荒,并集中安置于一处,免除一切赋税,算是对他们忠勇抗元的奖赏。

一应大人及其家眷,得到免税权,无不欢呼雀跃,直呼郝仁圣明。

“若是有人暗中行不轨之事,庆丰军的法度可不念及众位大人的抗元功勋!”郝仁冷冷道。

跟随庆丰军南下的文武大臣,不知道此去庐州最终结果,除了大部分留在蒙城,其他人等,纷纷借故隐退,不知所踪,郝仁南行到庐州北面的门户寿州,龙凤大臣们只剩下罗文素及刘福通二人,连刘福通忠臣的宿卫,也只剩下不足十人。

寿州,是郝仁最开始起兵的老巢,虽然只是偏僻山城,经过几任太守的治理,手中之富庶,更要强过蒙城数倍。

全城的百姓都曾经达到郝仁的好处,听闻郝仁大军过境,箪食壶浆,街道两侧密集的人墙,欢声雷动,‘大元帅’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郝仁只是挂着十足的微笑,频频向百姓们挥手致意,那心情,简直比走戛纳电影节的红毯还要舒爽,而跟随在郝仁身后的刘福通,却垂头丧气,倍感落寞。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