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法正(1 / 2)

加入书签

第149章 法正

雍州

长安城

皇甫嵩、荀彧正在领兵对峙之时,而此时的董卓却在家中设宴。

参加此次宴会的人有蔡邕、杨彪、朱儁、士孙瑞等人,同时还有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寿坚。

要说之前皇甫嵩、董卓均在外领兵时,虽说相互之间有些矛盾,但董卓与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寿坚关系颇好。

这当真是奇了怪了。

不过人生际遇不同,其中为何如此恐怕也只有当事人才知晓了。

“诸公,今日吾得到消息,义真已率军抵达兖州鄄城,想必过不了多久便会拿下鄄城。”

“吾等当共饮一杯,提前祝义真得胜而归!”董卓脸上堆满了笑容,拿起酒盏扬声对众人笑道。

众人见董卓这般模样,纷纷也端起了酒盏,不过心中实在感到有些别扭。

打仗胜利的消息还没有传来,就先庆祝一下,这是哪门子的事!

不会是董相国单纯想找人喝酒吧?!

董卓当然不会因为想喝酒就将大家召来,至于提前祝皇甫嵩得胜而归那也只是随便找个由头而已。

董卓真实的意图其实很简单。

单纯的和大家联络一下感情而已,在董卓眼中,目前长安这些官员,包括自己可以说都算是一起创业的伙伴。

既然是创业伙伴除了利益上面的关系外,个人关系也需要维持维持。

不管在座的人心中到底是个什么想法,没事多交流交流总归是好事。

“公伟,在户部中可还习惯?”董卓随意的和朱儁拉起了家常。

“回相国,还算习惯。”朱儁一板一眼的行礼道。

“哎呀,公伟啊。今日算是私宴,相国一词就不要再提了,直接唤吾表字即可。”

以朱儁的性格来说,他还真有些放不开,董卓也不以为意,转而又询问其蔡邕和杨彪。

“伯喈,文先,不知长安学宫如今办得如何了?”“学宫中可有什么出众的青年才俊?”

蔡邕听了董卓的话,轻笑道:“起初到没什么人,后来依明公的意思将家中藏书搬入了学宫,如今学子到是不少了。”

蔡邕虽和董卓关系最好,不过在场这么同僚在,他却也没直接称呼董卓表字。

董卓说的那是客套话,如果当真了,遇到一个小肚鸡肠的人那就得罪人了。

不过董卓现在也不纠结太多,他只想知道自己要求办得这个长安学宫具体进展怎么样了。

“喔?!”董卓眼中一亮,“这其中可有可用之人?”

董卓满眼希冀的望着蔡邕,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

人才啊!

为什么要让蔡邕、杨彪这两个大儒开长安学宫,其他的乱七八糟的先不提,最重要的就是为了人才!

然而蔡邕只是摇了摇头,“入学者不少,大多只是碌碌之辈。”

一旁的杨彪也跟着点了点头,无奈的叹了口气,“唉,也不怪他们,天下各处战乱不停,哪有什么心思做学问。”

董卓听了二人的话,默默掠了掠胡须,心中有些失望;兵荒马乱的,不说普通老百姓,就连许多大族也只能选择逃遁。

长安学宫中除了一些是雍州本地慕名而来的学子外,还有一大部分均是从北方逃难而来。

难搞啊。

就在董卓心中有些惆怅的时候,只听蔡邕接着开口道:“虽说大多只是碌碌之辈,不过有一人却是不错。”

“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