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不归路啊不归路(2 / 2)

加入书签

只不过其眉头微皱,很明显方才从董卓口中传出的破阵子其并未完全记全。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联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醉了挑灯看剑?!”

可惜今日无剑,董卓设宴除了董卓与其义子吕布外其余人等均无配剑。

蔡邕沉浸在破阵子的意境中,口中发出一身轻叹。

“锵!”

“叮!”

“嗡!”

忽然一阵宝剑被抽出的剑鸣声响起,蔡邕从瞬间的愣神惊醒过来。

这时董卓已从剑鞘中将配剑抽出,一脸笑意的看着蔡邕,“伯喈可是在寻此物?”

蔡邕掠了掠胡须,嘴角上扬,“明公知我。”

“锵。”

董卓将宝剑收入鞘中,扬声道:“拿去!”

董卓随手一掷将宝剑向蔡邕抛去,待到蔡邕身前时,宝剑上的力道已尽。

蔡邕听到董卓的声音后便已起身,见宝剑飞来随手接下,蔡邕接下宝剑,“锵!”随之抽出剑宝剑从剑鞘中抽出,脸上笑意更甚。

“好剑,果然好剑。”

董卓轻笑一声,点了点头,信口胡诌道:“此剑乃董某所爱之物,名曰七星龙渊,由深山寒铁所铸,吹毛断发,坚韧异常。”

“伯喈可是要弹剑而歌否?”

“哈哈哈哈。”蔡邕大笑道,“邕正有此意。”“只是明公还未回答方才文优所问,邕心中也甚是疑惑。”

董卓脸上露出讪讪的笑容,不过在外人看来就有些高深莫测了。

原来刚才董卓见李儒问自己,这诗是不是自己所做时,董卓心中有些纠结。

毕竟之前已经抄了一首了。

今天本没有借用老辛词的意思,董卓觉得若是自己认下,以后恐怕要走上抄诗的不归路了。

因此待发现蔡邕愣神时,才有了方才一番动作,准备将话题扯过去。

哪知道这个蔡邕又提及起来。

不过要说最了解自己的还是敌人,杨彪、士孙瑞这些之前与董卓做对的人还是非常了解董卓的。

董卓如今脸皮之厚无人能及,片刻后,董卓不再纠结,反正已经抄了一首,也不在乎多的了。

董卓点了点头,笑道:“正是董某方才所做。”

“方才酒意甚浓,又想到往日征战沙场的日子,心中不由有所感叹。”

李儒见董卓应了下来,口中连道:“主公之才无人能及也。我等虽说也经历过战场厮杀,但哪有主公如此意境?”

“此诗当浮一大白!”

董卓闻言,端起酒盏,也不再纠结是诗是词,扬声道:“诸公,当满饮此盏。”

言罢,董卓一饮而尽,放下酒盏轻笑道:“伯喈,这弹剑而歌却无什么意思。”

“不如换点其他的如何?”

蔡邕正在兴致上,宝剑还在手中握着,听了董卓的话心中瞬间不舒服了。

弹剑而歌都没什么意思?

换点什么其他的?

蔡邕静待董卓将话讲完。

而此时的董卓将眼光移向了马腾身后的马超身上。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