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司隶战场,董卓的预判(2 / 2)

加入书签

“还是先看看董相国所下军令究竟何事吧!”

李傕高喝一声,“传传令官进帐!”

不一会,一位满脸风尘的士卒进入了军帐内。

士卒单膝跪下,扬声道:“禀李将军、郭将军,属下有董相国信件带来。”

李傕应道:“呈上来吧。”

士卒从怀中取出一贴身收藏的锦囊交与了李傕。

李傕打开锦囊,锦囊中是一劵上等的绢帛,绢帛上写密密麻麻的字,在绢帛下方还有数个鲜红的印迹盖在上面。

李傕看了看印迹,除了相国印,兵部印外,还有董卓私印在上面,可见董卓对此军令的重视。

李傕望了一眼郭汜,点了点头,开始观看绢帛上的内容。

随着李傕眼神在绢帛上扫过,他眼中的笑意越来越甚,最后放声大笑道:“相国真乃神人也。”

他瞟了一眼依然跪在地上的士卒,吩咐道:“你且下去吧。”“一路奔波辛苦,本将自有赏赐。”

传令的士卒心中一喜,他们这些传令官传令乃是分内之事,李傕所说的赏赐,那是李将军私人掏腰包了。

一般而言,将军只要这样说了,对传令官来说那便是发了一笔横财。

待传令官退下,李傕向郭汜笑道:“原来相国早已洞察我等难处。”

“这才提前派了传令官前来,我等之前的心思算是白费了啊。”

郭汜闻言,哪还不知李傕说的什么意思,大喜道:“稚然兄的意思是董相国让我等放弃新郑、河内二郡?”

李傕眼带笑意,点了点头。

“的确如此,董相国军令在此,岂能作假。”

言罢,李傕将绢帛递与了郭汜。

郭汜将绢帛仔细观看片刻后,长舒了一口气。

“好事,好事。”

“董相国之谋我等不及也,这一来一回的传讯耗时颇长,董相国提前洞悉一切,节约的时间可是非常重要。”

行军作战之事有时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很难。

战场中瞬息万变的情况只能靠主将通过自身的经验去判断。

就像李傕、郭汜二人这样的情况,若是等他二人将自己的谋划传到长安,在从长安传到洛阳。

一来一回的时间可能会耽误许多事情。

现在他们是一路顺风,无非是浪费一些粮草、军饷而已。

若是战争劣势的情况下,还这样操作,那简直是作死的行为。

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正是这个原因。

命令的传递是有滞后性的,这个滞后性带来的后果非常致命。

因此一位优秀的统帅在预判上要有非常敏锐的直觉。

而董卓并没有让李傕、郭汜失望,提前已经将一切安排妥当。

有这样的统帅,怎会让人不欣喜?!

郭汜扬了扬手中的绢帛,笑道:“河内、新郑二郡董相国已同意我等放弃,但相国却也另有安排。”

“如今这多出来的时间,正好行事!”

李傕方才也看了绢帛上的内容,笑道:“合该如此!”

“今日便传令下去,兵发新郑!”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