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开疑事(2 / 2)

加入书签

陈判气得须发飘起,亦拍惊堂木:

“啪!”

“大胆!竟敢咆哮公堂!”

“你以为此是何处!”

“此乃帝君瞩目,阴司殿堂,岂容你抵赖罪状?”

咆哮着,陈判官大喊:

“罪状已宣,罪证已实,此人多次害死人命,于庙中邪淫害命,逼死良家妇女,又勾结绿林大盗,灭门破家,罪行甚大,削尽禄命,即刻打入火山地域,先受五百日刑罚!”

那秦观涛还想大喊,就有鬼卒上前一扯。

那链锁顿时陷入脖子,掐得他说不出话来。

闵微幸默默垂头,汗水不断顺着额头淌下,从鼻尖垂落,打到石砖上,发出细微的“啪”地一声细想。

他的心已经彻底凉到了九渊之下。

望着面前,那厚厚的册子,他心绪惶惶,巨大的恐惧让他好似被人捏着脖子待宰的鸡鸭一般。

这种恐惧,在秦观涛被鬼卒拖走的时候,从他面前经过时,到了极致。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惊慌之下,闵微幸突然想到,曾经在庙中遇知客僧,听其谈起,念诵《金刚经》可以消灾解难。

当时他因为被好友唆使,心绪不宁,于是听其讲述了一遍。

后来在家中依旧是心绪难安,昼夜不宁,便反复诵读此经。

到如今已能通读且背诵出来。

此时忆起,哪有半点犹豫,好似落水之人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当即眼睛一闭,大声朗诵了起来。

说来也怪,随着他朗诵经文,声音越来越洪亮,回荡在殿中。

其顶上现出大片红光,渐渐罩住其身。

到此,审判不得不暂时停止。

所有判官鬼吏,连同苏浅雨,郑振明,亦是起身肃立,以示恭敬。

“诵读《金刚经》,纵使鬼神也敬护此人,此时此人顶上佛光已现,我等都要暂且中止,以免亵渎。”

陈判官轻声为苏浅雨解释着。

“但此人有极大罪,未曾化解,难道只要他一直诵经,就一直停止不审吗?”

郑振明出声问着周围。

周围有判官与他悄声解释:

“寻常罪鬼,是做不到的。”

“一到阴间,即为业力蒙蔽,自然不知念佛诵经;即便吾人念诵经典,彼等亦是若无所闻,是以修行必须要待一口气未断之时,气断则无以为力。”

“此人恐是阳寿未尽,与方才那秦姓男子不同,虽然造作重罪,折损福寿,尚有剩余,加上近来持诵此经,以此微薄善业,此时暂保不迷,才能记得经文。”

“若是寻常罪鬼,几无可能如此。”

众判官鬼吏都是垂手肃立,非常庄严恭敬。

其中一位判官建议道:

“不如判其转为人胎数次,使其不能忆念《金刚经》,再审理其罪,如何?”

“如此,怕不是便宜了此人。”

苏浅雨开口道:

“再者,投人胎数次,怕不是得数百年后,那时岂不是迟误?”

左右几名判官进言:

“只需令其投夭折短寿,或是暂生即死胎,如此数次也不过数年,乃至于数月甚至数日。”

“此人造恶该有罪报,然而诵经亦有诵经功德,这两者皆不可没,他日分别受之,两无差错。”

苏浅雨沉吟片刻,觉得颇为适宜,又与郑振明对视一下,见其点头。

于是,方才开口:

“此事可允。”

共同通过此事,便有鬼卒将此人带下。

即便其能诵经,然而却终究有停息时。

抽空便被鬼卒带下,送至投胎。

经此一插曲,陈判官谈兴略有增加。

“道友,我亦是阳世中人,因前世做过冥官,今世便经常入冥来处理冥狱之事。”

“每次入冥,身卧床上,状如熟睡,不饮不食,亦不饥渴;入冥时若有亲友忽至,也可瞑目对答,却不能出言发问,只是随其问而答,也不能轻易泄露此间事物……末后如同做梦,也也不能记忆与客作何问答。”

原来这陈判居然也是一位活人判官。

接着,又谈论了下阴司官服,饮食以及俸禄。

有的答了,有的没有答。

最后,陈判官感叹阴司刑罚之重,有感而发:

“宁可受阳世刑罚,不要来阴司受罚。”

“冥刑种类甚多,较之阳世何止多出百倍,以阳世人看来,多有酷刑。”

“阳世受刑,刑毕则止,阴世则刑毕还有再刑。”

“譬如杀伤十命,阳世受刑,无非一死;阴世之中,必用刑十次,刑后判其转生十次,皆被人杀死。”

“除此之外,刀山,油锅,碓磨锯凿,实在可畏!”

“这些刑罚都是实有,较之阳世刑罚,百千万倍残酷所不能形容。”

“若是阳世人知道此事,岂敢再作恶多端?恐怕个个都要努力修行,争取脱出轮回。”

“然则脱出轮回谈何容易,余今生仍不能了,曾拖同僚查看,七十六岁后当转世为一处为人,不过时日推移,如今不知冥注是否已改……余身为冥官,累世修行,积功累德,至今尚且成仙无期,何况本造恶者?”

“世人若生前不修善业,经此一人身后,百千劫再难得生人身,因功德不足,便轮转恶道,再难脱离。”

“道友,我实在是羡慕你啊!”

陈判官不无欣羡地赞叹道:

“如我所料不差,道友当是学贯三家,融汇三家精要,已入大成就者之列。”

“不知可能为我开示一二,我当何时能了轮回,脱生死,不再到这六道里受生?”

苏浅雨默然。

他自然有天眼,能观过去未来劫中事物。

当下为其观看,随后得出结论:

“你于来世,当能遇仙,授予金丹大道,先修人仙,再修鬼仙,炼成丹药,赤子婴儿,避世隐居洞天福地,为一地仙。”

“以今世以及过去世之功德故,能入住洞天福地,享一千三百载清福。”

“之后善业成熟,会有一次机缘相逢,你可求得飞升信物,但亦会有恶业成熟,飞升前有劫数需得化解……若能过此关,能升入天庭。”

“恭喜,道友下一世便能证入仙品,可喜可贺。”

陈判官好似心里放下了一块大石头,轻松了下来:

“那就好,那就好,多谢道友,我今再无疑事。”

“道友之情,我亦记之,日后若有事,可来寻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