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湖遗址的克苏鲁学秘密(一)(2 / 2)

加入书签

看到了路易丝·克图格亚的气焰这么的嚣张跋扈,李玉龙知道这后面肯定是有一个乌干达政府和法国政府之间的内幕交易。

在英国让乌干达独立之后,法国和比利时的殖民势力都开始染指乌干达,而且美国则后来者居上,代替了英国在东非的地位,美国甚至在肯尼亚建立了自己的军事基地。

而乌干达当局的财政非常紧张,需要寻求这些帝国主义势力的经济援助。

所以像路易丝·克图格亚这样子高傲的白种女人,当然可以自高自大的为所欲为了。

而姆瓦伊·姆卡帕博士还真的是拿她一点办法也没有!

李玉龙这时候说道:

“克图格亚女士,你不可以小看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非洲噢!

这里其实是一片天赐之地,就像迦南地一样,是一片肥沃的流淌着蜂蜜和牛奶的福地。

这里的黑人之所以在欧洲殖民者来之前不事耕种和稼穑,那是因为这里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他们无需像北方高纬度国家的农民一样进行辛勤耕耘,就可以获得丰富的食物。

这里的森林到处都是香甜的果实,这里的水里到处都是鲜美的鱼虾,野生动物俯拾即是。

所以乌干达人的祖先们是有福气的人,他们自由自在的生活在这片如伊甸园一般的土地之上,不用受到任何强权的约束,就可以填饱肚子!

而西方殖民者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是不假,带来了先进的冶金技术也不假,但是这些都是他们带来的奴役和压迫的副产品。

你们这些欧洲的殖民者带来了农业耕作,你们毁掉了森林,破坏了乌干达人的食物来源,制造了大湖地区的饥荒。

你们这些欧洲殖民者还把自由的乌干达的乌贾马村民变成了被你们束缚在土地之上强迫劳动的农业奴隶。

甚至当乌干达的人民不愿意被你们奴役的时候,你们就使用冶金技术制造的武器,来用暴力屠杀这些爱好自由的和平居民,把他们卖做奴隶。

你觉得你们为他们带来了技术,是促进了这个地方的自由,还是毁灭了乌干达人民世世代代的自由富裕的伊甸园一般的生活呢?”

路易丝·克图格亚听完李玉龙的这番话之后,被驳斥的哑口无言。

姆瓦伊·姆卡帕博士和麦克雷雷大学的师生,还有在场的所有乌干达人,无论是教师,学生,民工,还是士兵,凡是听到李玉龙所说的话的黑人,全都为李玉龙鼓起掌来。

甚至几个黑人战士跑到李玉龙的身旁,他们举起李玉龙,把他抛向空中三次,以此表达对于李玉龙的敬意。

当士兵们放下来李玉龙的时候,李玉龙对众人抱拳致意,然后说道:

“各位,我们剑桥大学考古队的成员是由多元的文化背景组成的,我们这支队伍里面,有西方人,比如我的导师赫伯特·埃克塞特教授,还有我们的安保主任阿瑟·卡特先生;也有东方人,比如来自印度的西瓦吉·达达先生,还有来自华夏国的我,李玉龙。

另外,我们这里还有来自亚美尼亚的玛利亚·卢希尼扬小姐和来自埃及的阿卜杜勒·阿尔·哈兹莱德先生。

我们来到此地并不是要攫取什么,我们是为了寻求真理而来,我们这支队伍里面的人都相信,黑非洲存在着一个比古埃及还要古老的伟大的史前文明!

而这个遗址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不是来寻找谁比谁更加先进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我们想要知道的只是人类最早的文明是不是出现在黑非洲,而他们后来又怎么样了?

所以大家请放心,我们来的时候带来了关于圣灵之城的重大发现,但是当我们离开的时候,我们不会带走任何的文物古迹!

但是有一样东西,我们要带走,那就是一个真理和秘密:

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非洲,曾经有过一个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文明存在过!”

李玉龙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语说罢,阿卜杜勒·阿尔·哈兹莱德,阿瑟·卡特,玛利亚·卢希尼扬,以及赫伯特·埃克塞特教授首先鼓起掌来。

紧接着姆瓦伊·姆卡帕博士和那些非洲的黑人学者和工作人员们也跟着鼓起掌来。

到最后,来自埃及,南非,以及美国米斯卡塔尼克大学的考古学家们也跟着鼓起掌来,但是唯独巴黎大学的考古学家们没有鼓掌。

路易丝·克图格亚还是一脸不屑的说道:

“哼!行啦吧!我们来这里是考古来的,不是听你发表演讲来的,你要是想收买人心,我觉得你可以去当政治家,何必在考古圈子里面混呢?”

赫伯特·埃克塞特教授这时候也不失时机的出来怼道:

“克图格亚女士,考古学界的圈子很大,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说了就能算的,而且我也很想知道,你来到这里究竟是来帮忙的,还是来挑事儿的呢?”

路易丝·克图格亚指着赫伯特·埃克塞特教授说道:

“你!唉,你真是给白人丢脸啊!”

赫伯特·埃克塞特教授也冷哼一声,回怼说道:

“哼!我看在这里丢脸了的不是我,而是你克图格亚女士吧?哈哈哈哈!!!”

赫伯特·埃克塞特教授发出来了一阵忘乎所以的狂笑,然后把头一别过去,再也不说话了。

李玉龙这时候则跟着姆瓦伊·姆卡帕博士来到了遗址之中最大的那座堡垒化建筑的跟前。

李玉龙看到这座堡垒化建筑已经彻底倒塌了,而这建筑的废墟之中也充满了湖里的淤泥,但是依旧可以看出这座建筑夕日的辉煌。

李玉龙看到了这座建筑全部都是使用烧制的砖块建筑而成的,其中有一些砖块还是镀有金属材料的。

另外,在废墟之中,李玉龙发现有一些考古工作者正在清理着一块石碑,石碑上面似乎是刻绘了类似于文字性的符号,李玉龙看到这里好奇心发作了,他马上凑到前面去观看。

姆瓦伊·姆卡帕博士也跟着过去,对李玉龙介绍道:

“李先生,这块碑刻被我们称作布干达乌贾马石碑,它上面记录的文字性的符号我们从来也没有在任何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陆地区见过。”

李玉龙望着这块“布干达乌贾马石碑”,他看到的是这样一种符号,它们大概都是由可以分为四种结构的符号组成的。

李玉龙马上意识到,这种由四个相同结构符号交替排列组合的情况,应该是一种类似于人类的遗传基因似的双螺旋结构的碱基符号,难道这些符号里面的编码所代表的是人类的基因组密码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