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1 / 2)

加入书签

这几天来拜访李枭的人很多,胡乱扯了一通家常之后,总是会把话题往女人身上引。一般说到这时候,就会夸自家闺女或者孙女多么多么漂亮,只是缺少良人相配。还说什么若不能看着心爱的闺女嫁个好人家,死也不瞑目之类的话。

至于良人的标准,李枭就是最好的模板。

就算这方便脑袋转得比较慢的李枭也听明白了,人家是来给闺女找婆家。一夫一妻制度是最坏的制度,需要严重唾弃。身为百万辽军大帅,不整个三妻四妾怎么显得出威风。

李枭只要点头,一半天就把人送来,有没有彩礼无所谓。能给大帅做小妾,祖坟上一定已经浓烟滚滚。如果李枭想要娶小老婆,后院里面已经是人满为患。

奈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李枭根本没往这方面想。老婆多了绝对是麻烦事,只有真正经历过女人的男人,才知道女人到底有多麻烦。

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这才是李枭觉得最舒服的状态。家里有一个女主人就好,至少后院里面安静。

做梦也没想到,羁绊倭国不发展工业的手段,居然会有这种效果。无奈的李枭只能大冬天的出去视察,躲避一下汹涌而来的求亲浪潮。没办法,都是大明数得着人家的闺女,就算不明媒正娶,至少也要有个妾的名份。你买个宅子养起来,这就不合适了。

没人会愿意,自家闺女没名没分的跟着李枭,她们的身份也不允许。

视察的地点李枭很是仔细琢磨了一下,北方就算了。今年降温比往年早,到处都是冰天雪地的,如果不想看冰灯,还是不要在北方转悠。

江南……!更算了,上一次在江南感冒差点儿要了老命。

那种湿度极大,屋里比外面冷的日子,李枭想想就头疼。为了小命着想,还是不去江南找不痛快了。

江南不能去,海南就不错了。

日照充足,且这个月份温度适宜。如今天涯海角还不是旅游区,也没那么多游人。蜈支洲岛上就有李休的别墅,在上面住几天绝对没人打搅。

最重要的就是,弄些美女去,咱也在那好地方搞个什么盛宴。海天盛宴这名字很好,李枭不准备更改。

跟孙承宗商量了一下,理由当然是检查一下海南的船舶修理厂和港口建设。这是大明海商和舰队离开大明之前,最后一个重要补给点。在这之后就要进入浩瀚的南海,朝廷可是在这里投入了大量钱财。

理由很充分,老狐狸也觉得这么多钱投在海南,到底是要有个大人物去看一下才好。完全交给地方官来做,他还是不放心。

德川千姬很想去新家坡,李休的老婆郑家大小姐经常来信,把新家坡夸成了一朵花。李枭立刻同意了她的旅行计划,当然因为公务繁忙,李枭不准备去新家坡一游。

如果可能,李枭会与赤道保持最合适的距离。出身辽东的李枭,对热远比冷敏感。那种骄阳似火,想想李枭就觉得皮疼。

说走就走,全家都走。李枭可不想回来的时候,被窝里面被德川千姬塞进来一个不认识的女人。这年月,这种做法可以算作美德。

毕竟老子是大帅,既要当婊子,牌坊也要立一下。

全家收拾妥当,[ www.biqusa.vip]李枭打头阵。德川千姬带着一群爪牙浩浩荡荡的登上了专列,这一次出来就是耍威风的。警卫团沿街布控,所有制高点都有持枪士兵监视。

最前面是十八匹纯白战马,马上端坐着身着辽军冬装的骑士。每个人都披着大红披风,马脖子上的枪袋里插着大八粒步枪,腰间插着盒子炮。

中间是一长溜的马车,拉车的马一水的纯黑战马。马鬃被细心的丫鬟梳成一溜小髻,栓马的绳子是黑白两色皮绳拧在一起,看上去非常就有现代气息。

所有配饰能用金绝不用铜,黑漆木车顶上垂下一溜明黄色流苏,四角还挂着银铃铛。如果不是金铃铛声音太难听,德川千姬早就把金铃铛挂上了。稍稍有些区别的就是,德川千姬的座驾上吊着千纸鹤和风铃,也算是有了些倭国风格。

最后仍旧是十八匹战马,上面高大的骑士穿着与打头阵的队伍无异。整个队伍看着人不算太多,可天津卫戍区为了这次警卫任务,足足出动了上万人。

沿着海河边上,每隔半米就有一名士兵。人墙将看热闹的老百姓隔绝在百米之外,整个天津城沿着海河,实际上处于戒严状态。那些手持红旗顶着寒风欢迎的群众,实际上都是工厂的工人和衙门里面的人。

有了李永芳这个耳报神,李枭对这种事情知道的很清楚。形式主义的狂风,终于吹进了朝廷里面。或许,朝廷里面原本就有这股风潮,只是以前被李枭压制住了而已。几百年过去了,官员们向上献媚的滚滚热情丝毫未见改变。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李枭想要改变也绝对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游行一样沿着海河来到天津卫码头,李枭登上了游艇。这是一艘两千五百吨级的豪华游艇,这一次李枭将在两艘铁甲舰的护卫下南下海南。

其实乘坐飞艇可以更快到达目的地,可李枭想到飞艇那巨大的噪音和机械颤动,就打消了这一想法。虽然冬日里的大海没什么看头,但也比遭那个罪要好。

这条航线,李枭前几个月才走过。如果知道给倭国人好处,会造成这样的后果,李枭绝对会先留在海南过完年再回来。

朝廷里面看明白李枭用意的,只有孙承宗和张煌言而已。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格养成,绝对跟环境有关系。倭国那个鬼地方,除了火山地震啥都缺。

好容易种出点粮食,养活自己人都勉强。自己生产不行,那就只能抢劫了。从大唐开始,一直到大明,海上的倭国海盗其实就没断过。甚至出了岛津家和毛利家这样的职业海盗家族!

残酷的环境,让倭国人养成了好勇斗狠凶猛残忍的性格。

李枭的办法就好很多,打服他们之后。给他们一些贸易顺差,让他们日子过得下去。只要日子过得好了,愿意拎着刀整天砍人的都是精神病。

关键是让倭国不能形成完备的工业体系,保持在最初级的工业就好。小手工作坊需要大量人手,李枭几乎可以肯定,按照倭国人的性格,孩子们最具备进入作坊的条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