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鱼叉失利(2 / 2)

加入书签

而AGM-84A鱼叉反舰导弹的弹体拥有两组十字形翼面,位于弹体中部是四片大面积梯型翼,弹尾则设有四面较小的全动式控制面,两组弹翼前后完全平行,而且均为折叠式,折叠幅度为弹翼的一半。

此外,舰射、潜射型的火箭助推器上也有一组十字形稳定翼。

而为了减轻重量,除了战斗部、加力器采用钢质结构外,鱼叉导弹其余的外壳、翼面都采用铝合金制造,整枚导弹由前而后依序为导引段、战斗部、推进段与尾舱。

其中鱼叉导弹弹体长3.84m,含加力器则为4.6M,直径34.3CM,翼展91.4CM。导引段位于导弹前部,发动机段占据弹体后段。

但前面说过,AGM-84A鱼叉反舰导弹的外壳、翼面使用的铝合金制造,撞上安德鲁号炮塔的AGM-84A鱼叉反舰导弹,在外壳和外壳引信被粉碎后,221公斤的的钢质战斗部,被迫直面正面装甲高达480毫米的安德鲁号炮塔。

而要知道510毫米装甲都足以抵抗1吨半穿甲导弹的轰炸,可想而知AGM-84A鱼叉反舰导弹这只有221公斤的还是钢质的战斗部,下场会如何。

于是这枚被美军寄予了希望的AGM-84A鱼叉反舰导弹,在他们的注视下,落得一个粉身碎骨下场,而这也让厅内的美军都惊讶的站了起来。

这其实不是AGM-84A鱼叉反舰导弹第一次失利。

1988年由于伊片面宣布对波斯湾的各国油轮展开无限制攻击,美国海军遂开入波斯湾介入两伊战争,交战时美国与伊朗均曾发射鱼叉导弹攻击对方。

在1988年4月14日,美国海军罗伯斯号USSRobertsFFG-58号误触伊水雷而受重创,美国海军遂在4月18日对伊朗发起名为螳螂行动的报复攻击。

在4月18日上午美军陆续摧毁两座伊朗钻油平台后,伊朗海军一艘战士-II型导弹快艇-约珊号JoshanP-25号接近一支炮击伊朗钻油平台的美国舰队,并发射一枚RGM-84A鱼叉导弹。

这支美国编队的贝尔纳普级巡洋舰温赖特号USSSainwrightCG-28号与一架来自于诺克斯级护卫舰巴格雷号USSBagleyFF-1069号的SH-2F反潜直升机立刻朝这枚导弹投射干扰丝。

使这枚导弹由温赖特号右舷通过落海,美军推测此时这枚导弹的寻标器已经失效。

由于美军舰上的电子支援系统并未侦测到鱼叉导弹寻标器的雷达讯号,因此这枚鱼叉导弹可能是寻标器失效,或者由于双方距离过近而来不及开启。

而随后巴格雷号立刻还以颜色,对约珊号发射一枚RGM-84D鱼叉导弹,不过同一时间温赖特号与佩里级护卫舰辛普森号USSSimpsonFFG-56号也对约珊号发射总共五枚标准SM-12防空导弹。

标准SM-12防空导弹在必要时可当短程反舰导弹使用,而由于超音速的标准导弹远快于次音速的鱼叉导弹,因此抢先击中了约珊号。

第0179章预告血色蔷薇地牢攻防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